看點一 TOGAF介紹及其主要解決的問題
在大中型企業中,信息化推進的特點是自上而下的。從企業業務戰略分析,導出企業的IT戰略設定,按照業務架構、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4個領域架構進行分解和推導,把企業次年信息化環境可能會面臨的業務狀況、數據管理、應用系統改進、技術平臺改進等需求梳理出來,幫助企業統一規劃設計后,才切換到具體選擇什么樣的公司產品來進行方案的實施。
企業架構就像企業的“城市總體規劃藍圖”,說明了業務能力的實現方法及關系。在它的指導下,各個IT系統的建設得以有序開展。
TOGAF主要解決三大問題:
TOGAF是The Open Group(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在1995年發表EA框架,歷經15年9個版本發展,支持開放、標準的SOA參考架構,已被80%的福布斯(Forbes)全球排名前50的公司使用。
解決企業高層面臨的問題
由于大部分IT系統面向的對象主要是企業的運營層和操作層,無法解決企業戰略層面臨的問題。而TOGAF通常是從企業戰略出發,對企業的管理現狀進行全盤了解,然后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解決企業高層所關心的關鍵問題,從而讓高層看到項目為企業帶來的價值,保證后續IT項目得以順利實施。
合理界定信息系統的實施范圍
通過TOGAF分析,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體解決方案,明確哪些需要信息系統實現,哪些需要通過管理調整及組織和制度的完善解決,從而合理界定信息系統的實施范圍,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效果。
提高項目實施效果
將軟件體現的先進管理思想與企業管理實際需求相結合,抓住企業應用的核心需求保證項目實施的落地,提高項目實施成功率。
TOGAF9的核心構成包括架構開發方法、架構開發指引和技術、架構內容框架、企業連續系列、參考模型、架構能力框架。
看點二 TOGAF的外部案例:SG-EA框架
某大型企業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大型國有骨干企業,經營區域覆蓋我國26個省,有著自己的企業架構設計,該企業首先定義了架構元模型,把整個工作中所有的基礎概念進行清晰規范的定義。SG-EA元模型,定義了架構元素以及架構元素之間的關系。
在定義了元模型后,他們進行了架構視圖的設計,以圖形形式展示架構元模型中的架構元素及其相互關系。SG-EA架構框架中的每一區格,都有相應的架構視圖與之對應。
該企業劃分了業務、應用、數據、技術的四大領域。以業務領域為例,該企業將自己的業務劃分為12個部分,每個部分里面分解業務職能,再拆分業務流程,構成了業務架構的五類視圖。
看點三 最佳實踐及案例介紹
深信服也同樣吸收了TOGAF架構的經驗和方法,為福建某公司進行了云數據中心的規劃設計,將他們的云化轉型頂層規劃設計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現狀調研與評估,理解企業的業務戰略和模式,梳理戰略與業務對IT的需求,再根據企業的IT現狀分析出企業目前問題和差距。
第二階段是未來架構設計,制定云化戰略目標與原則,進行未來業務架構設計、未來IT架構設計、未來IT治理設計。
第三階段是項目實施計劃制定,進行項目需求梳理,提出投資估算建議和實施計劃建議,最后形成IT治理和管控體系規劃、完善治理制度、流程。
在第一階段進行了詳細調研后,深信服結合了該公司戰略和IT能力要求,并梳理了他們數據中心云化建設需求。最終,深信服為該公司設計了“1+2+3”混合云建設規劃。
“1”是一個中心,即信息中心統一建設云平臺,深信服將其定位為支撐綜合產業發展的“大后方”、推動新興業務煥發的“大心臟”。
“2”即兩大平臺,針對運營的私有云平臺和針對創新的公有云平臺。
“3”即商用混合云企業創新業務孵化、企業信息化綜合服務、行業生態能力建設三種職能。深信服優化基礎設施,構建了統一的混合云管理平臺,通過整體的規劃設計,助力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服務能力、生態建設能力的提升。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云”的內容,請鎖定云集技術學社。云集技術學社還將邀請更多的技術大牛來到云集技術學社,分享云計算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